我们用了11期去看这个经营游戏,却只有1期时间去回味题中之义。
可综艺,不是电视深度报道,大多数观众没有整合12期这样强大的完型能力。他们只顾一期,甚至只看一个片段就想速览剧情。
这也是陈歆宇团队做真人秀里,使用“备采”镜头最少的一次。因为足够多的篇幅,属于真实发生的情节,有限的电视节目时长,让玩游戏的人根本无暇去反思、评价、和总结……
于是,亲爱的客栈,就真的只剩“客栈”了。
最后一期,客栈的人都哭了。因为游戏结束后,他们终于慢下来,发现工作之余,收获了友谊。
有人走出来了,把游戏过程中的委屈和不安全部吐露出来,去探讨工作与友情的关系。
但吴磊还没走出游戏,他说“如果朋友成了你的工作伙伴,工作大于友谊”。张翰持保留意见,他认为“友谊大于工作。”
“工作中有没有真朋友。”
“工作之外,朋友还要不要联系”
……
诸如此类,阚清子、吴磊、张翰、马天宇在最后一天的所有激烈问答背后,核心思想,就是“友谊”与“工作”的人物关系。
这才是第三季“亲爱的客栈”应有之意啊!这样的探讨,不应该出现在最后一期,而应该是在第1期就开始提出的命题。
所以,《亲爱的客栈》最后一期受到关注,恰好证明解码人物关系才是《亲爱的客栈》被期待的题中之义。
这一期有多红,第三季就有多偏题。